《史記》在我國比較廣泛地傳播流行,大約是在東漢中期以後。它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,也開始於這個時候。
在這以前,《史記》都稱為《太史公書》、《太史公記》和簡稱“太史公”。
據現知材料考證,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《史記》的,是東漢桓帝時寫的《東海廟碑》。
到唐朝時候,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,文人們對《史記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,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、柳宗元等都對《史記》特別推崇。
宋元之後,歐陽修、鄭樵、洪邁、王應麟各家,以及明朝的公安派、清朝的桐城派,都十分贊賞《史記》的文筆。
於是《史記》的聲望隨日俱上,各家各派注釋和評價《史記》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。
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俗稱“三家注”的《史記集解》(劉宋時裴?注)、《史記索隱》(唐司馬貞注)和《史記正義》(唐張守節注)。
《集解》兼採當時裴?所能見到的前人有關《史記》諸書的研究成果,並一一注明作者名字,一絲不苟。
《索隱》進一步指出了《集解》中考證不當的錯處。並對《史記》原文提出辨正,發語警辟。
《正義》的作者長於輿地之學,對《史記》中地名的考證尤為精辟。
讀《史記》原文,同時注意看一看這三家注,對原書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。
熱門國家 | 系統支援 | 版本 | 費用 | APP評分 | 上架日期 | 更新日期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未知 | Android Google Play | 1.0 App下載 | HKD$30.0 | 1970-01-01 | 2015-04-25 |